自朝鮮時代(1392-1910年)至今約600年間,首爾一直是韓國的首都。朝鮮時代的首爾被稱爲“漢陽”,後韓國歷經日 本佔領期於1945年建立大韓民國時,漢陽才改名爲首爾。首爾是韓國的經濟、政治、文化中心,以漢江爲界分爲南北兩部分。北部是首爾的 歷史文化中心,而南部的商務氣息則相對更濃郁。首爾曾舉辦過1986年亞運會、1988年奧運會及2002年世界盃賽事,是一座現代化的國際 都市。首爾市內的觀光景點主要有朝鮮的五大古宮和宗廟,以及首爾世界盃體育場、63大廈、漢江、南山、北漢山國立公園、大學路、仁寺 洞等,著名購物場所則有梨泰院、明洞、狎歐亭、南大門、東大門等。首爾近郊的首爾遊樂場、愛寶樂園、加勒比海灣(Caribbean Bay)、 韓國民俗村、水原華城、南漢山城等景點也值得一遊。
|
|
|
|
首爾主要景點]
|
|
|
|
|
[首爾近郊景點]
|
|
|
|
|
|
|
韓國國旗
|
|
稱為“太極旗”,中央以易學中象徵“宇宙與真理”的“太極”爲圓;紅與藍象徵著陰陽;水與火象徵男女;靜與動等的融合與諧調。 四角的八卦則分別象徵著天,地,日,月;顯示出對稱與均衡。
|
|
|
韓國國花
|
|
國花是無窮花,學名爲木槿。生命力強的無窮花,象徵著大韓民國歷盡磨難而矢志彌堅的民族性格。 七月至十月是無窮花綻放吐芯的季節。
|
|
|
韓國國歌
|
韓國的國歌被稱做 ”愛國歌”。恰如其名,愛國歌的意思是深愛自己國家的意思。韓國最早創立的民間報刊”獨立新聞”於1896年為了愛國歌刊登了很多版本的歌詞。但是當時”愛國歌”的旋律還未定。 但在西元1897-1910年韓國帝國時期時愛國歌的旋律被訂為軍隊曲,並稱為大韓帝國愛國歌,於1902年再經修改,而大韓帝國愛國歌此後則被使用在國家的重要慶典上。最早的愛國歌是在1907年間為了提升國民的愛國心以及在國權簒奪的情形下,不放棄獨立精神為完成。目前的愛國歌歌詞也是經過多次改版後而制定的。 1948年大韓民國創立前愛國歌一直是由Maestro Ahn Eak-tay(1905-1965)所演唱。 “Auld Lang Syne” 是配合蘇格蘭的名謠而唱。愛國歌的作曲者安翊泰(音譯)(1905-1965年)深感別的國家的名謠不適合做為國歌,於是在1935年重新編了旋律。而馬上被當時的臨時政府所採用,但是在提倡這首新曲的同時,1945年開放前仍是一直使用“Auld Lang Syne”的愛國歌。.
1948年大韓民國政府正式、公開性質的宣佈愛國歌正式使用。此後所有的學校和公家機關逐一開始使用。.
|
|
|
SWEETSS5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